以下是舞蹈培训新手选择机构时避开的8个核心风险点及应对策略,结合政策规范与行业陷阱整理:
一、无证办学:违法经营重灾区
避坑要点:
核查双证:《办学许可证》+《营业执照》(营利性机构)或《民办非企业证书》(非营利机构),缺一即为非法办学。
警惕虚假宣传:若机构称"证件在办理中",需让其出示教育局受理回执。
📌 行动指南:要求机构在显著位置公示证件原件,或通过"校外培训家长端"APP核验备案信息。
二、师资陷阱:速成教师误人子弟
关键证据:
教师需持省级舞蹈家协会或教育部认证的教师资格证,拒绝"无考核发证"的野鸡证书。
优先选择全职教师占比>80%的机构,兼职教师流动性大、教学缺乏体系。
三、安全盲区:这些细节会致残
致命隐患清单:
下腰动作:10岁以下儿童脊柱未发育完全,需确认机构配备持证康复师全程保护。
场地安全:水泥/瓷砖地面需铺专业防护垫;楼层不得高于3层;消防通道须双向畅通。
四、消费黑洞:预付费套路揭秘
反欺诈守则:
抵制超长课包:一次性缴费禁超5000元或60课时,合同须明确写清退费比例(如剩余课时×单价×90%)。
警惕私人转账:费用须转入机构对公账户,索要税务发票。
五、试听课骗局:三大表演型套路
拆穿技巧:
拒绝"公开课表演":要求试听常规班级正课,观察教师是否因材施教。
警惕"多人围攻":销售人员强制拖拽孩子入教室的机构,往往教学能力存疑。
六、课程体系缺陷:警惕万年不变教案
验证方法:
要求查看分级教学大纲(例:中国舞1-10级教材进度表),若机构仅用"跟视频学"无明确进阶规划,慎选。
七、环境隐患:隐形健康杀手
必检项:
空气质量:要求出示CMA认证的室内甲醛检测报告(标准≤0.08mg/m³)。
材质安全:地胶需有SGS环保认证,镜面为防爆玻璃。
八、挂靠机构:假加盟真骗局
鉴别步骤:
核查加盟授权书编号与品牌官网备案一致;
实地考察总部是否为直营管理(抽查教师社保缴纳单位)。